网站首页 > 长沙民生> 文章内容

看待民生问题有解与“无解”

※发布时间:2021-5-22 10:32:11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年年开,民生年年提,以至于有人产生这样的感觉:提来提去,民生总是热点;提来提去,有些民生问题似乎还缺少好的解决办法。

  从百姓的民生看,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水泥修到了村子里,还想再延一延,最好能通到口;已经享受了新农保,还盼着与城镇居民一样,把标准再调得高一点。正所谓,过去想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民生又出现了新的,民生工作的标准也需要不断提升。这也正是民生话题每年都成为“”热点,期待得到更大力度解决的重要原因。新的,其实也是民生工作新的标杆。比如:按照江苏省定全面小康指标体系,有关城乡居民住房的指标是以人均居住面积计算的,而到了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中,这个指标开始用住房成套比例来衡量,不仅强调居住功能的完善,而且对室外配套设施也提出了要求。与时俱进地提升民生指标,正是了发展规律和民生期待。

  从改善民生的实践看,这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力度不断加大,投入逐年增加。翻阅总理去年所作的工作报告,“五年全国财政教育支出累计4.45万亿元,年均增长22.4%。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快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财政投入从2006年的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06亿元,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视野再宽一点,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新进展更加清晰:也是在过去几年中,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实施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连续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无论是着眼宏观的顶层设计,还是细化到具体的政策落实,民生工作都在一年年攀登台阶。

  从民生实事的满意程度看,这些年,调查得出的数据年年有上升。从我省情况看,近年来连续实施农村6件实事和民生10件实事,每年都通过省社情调查中心了解百姓的满意度。2011年底的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所涉及的问题,认为“改善了”所占的比例有回升,“变差了”所占的比例在缩小。这说明,各级在改善民生方面力度不断加强,取得了新的成效。如提高养老保障水平这一项,在2290个知情被调查者中,对本地养老保障情况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81.4%,上升了1.8个百分点;如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在知情的被调查者中,表示当年低保标准比上年提高的占75.3%,高于上年6.6个百分点。调查还征集了百姓的2099条,如何增加收入,怎样进一步改善农村,怎样进一步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凝聚了大家的和智慧。

  民生改善是各级的命题。一些民生问题看似暂时“无解”,恐怕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有的民生,在现有条件下尚力和可能解决,虽然所提的问题符合大的趋势,但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有的民生,国家已经明确了相关政策,但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地区之间的落实程度、实施水平不尽相同,也造成了部分群众格外关注;有的民生,是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及时关注并探索解决办法,有的正在酝酿解决之中,有的还需兼顾各个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同反应和心态,通盘考虑,审慎实施;有的民生,是随着经济周期变化并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情况,如物价指数,有的时段百姓感觉不强烈,但在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百姓的关注和感受增强了;当然,也不排除有的民生,由于极少数、慢作为的现象,该解决的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情况说明,在民生这一问题上,既要积极满足合理,也要与中国人口多、区域广、发展不平衡的国情和现阶段的解决能力,以及加快职能转变结合起来,一步一步、一年一年地改变。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民生改善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撮而就。正如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在南京举行的有关会议上所指出的,从更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社会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社会保障和发展目标从较为单一更加多元,从无到有的总体趋于解决,更加多样化的目标开始逐步。公平性上升,便捷性增加,安全性、可持续性凸显,要按照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原则给予妥善解决。放到更宽的民生领域,这个判断同样适合。

  总理“”前就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时表示,社会事业非常重要,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这不仅包括衣食住行,也包括文化、健康和安全。从这个角度看,工作的中心就是民生。李学勇省长在工作报告中鲜明提出,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连着,连着党心,把百姓的合理与工作的着力点紧紧结合起来,把群众与现实可能统一起来,想思,提,出政策,合力而为,稳步推进,一些看似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一定能找到化解的办法。维基解密黄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