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长沙新闻> 文章内容

回看新闻当事人

※发布时间:2021-6-25 9:52:14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又是地震,又在四川。芦山地震发生后,人们不由得想起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彼时,距离上一次发生在中国的大地震已经过去30多年,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地震为何物都缺乏直观的认知。

  这次芦山地震,无论、还是,在应对灾难上都比五年前更为稳健和。我们发现,很多在那时不疑的观点,在今天都得到了更新甚至改变。那不妨就以汶川地震时的几个争议人物为尺子,来丈量一下我们自己。对比韩寒、范跑跑、林浩、王石的今昔,我们又能得出什么呢?

  他这五年:娶妻生子。出了几本书。拿了一堆比赛冠军。做了一本,半途而废,后转做网络。继续写博客,并开了微博,跟吵了一架。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中的表现,给韩寒赢得了无尽的荣光。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切实地帮助到了灾民,灾后援建学校,一篇接一篇的博客时评,让他迅速获得了青年意见、“公共知识”的称号(那时的公共知识是个完全褒义的词,跟今天的“公知”不可同日而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甚至称:“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尽管韩寒本人一再否认,可事实上,他就是那几年里中国青年的言论代表。然而,2012年初,他跟炒的那一架,可谓是两败俱伤。从的斗士变成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物,韩寒也走下“神坛”,受尽非议。经历过这一切,再加上年过而立,为人夫为人父的洗礼,让韩寒真正成熟了起来。

  芦山地震发生26个小时后,韩寒发表了博文《地震思考录》,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一个、从容、负责任的男人。首先他就坦承,自己在汶川时的表现被过誉了:“在汶川时,我就收到了很多的赞美。其实根本就不配。很多冒死救助灾民的真英雄被忽视,我一个拉货发物资和传达消息的志愿者却被人夸,其实羞愧。”,并且,他还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在眼里表现不佳的军队和:“配得起赞美的是那些乐观的灾民,很多专业救援队,志愿的救援者,一些专业基金会的志愿者,部分敬业却不过度消费灾民的记者,还有我们平时所挖苦和的部队及。”

  韩寒的成熟,还体现在一组对比:五年前,他的博文中更多是言辞激烈的和嘲笑,而今他则更多的是在实用知识:“我们在汶川地震期间,常常看到网上帖子,说某地已经不行了,断粮缺水少药,广场满地伤员,快救救我们。……等我们到那发现该镇受灾很小……一周内,我们被这样的网络帖子牵着到处走,很多次到了现场才发现与描述不符。……最后我们的经验是,往往寂静无声的地方,灾情真的很严重,叫得此起彼伏的地方,也许可以先缓一缓。”“在灾难面前,网站对于类似求助信息在被广泛之前最好有基本的核实。至少ip地址完全不对的第一人称微博要格外注意。”

  在上,韩寒也谈了自己的体会:“我也在救援最重要的72小时内,名人明星暂时不要前往。……反而是在地震后的心理创伤恢复期,愿更多的明星可以去那里,哪怕就是宣传,也是件好事。这点和我08年的观点恰恰是相反的,08年汶川地震的后期,很多明星去往现场。在那里呆了一周多的我那几个朋友对此有所不屑,都言作秀,说,为什么你们在最的那一两天不来帮忙。到了09年我就觉得,其实他们的做法是对的。这72个小时,应该留给专业救援队和有经验的志愿者。”

  五年来,韩寒一直很“红”。然而一直处在焦点下的他,也在这五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起码从这篇《地震思考录》来看,这个地震后不去现场救援,不埋怨别人救灾不力的韩寒,是一个比五年前更好的韩寒。韩寒《地震思考录》

  他这五年:因为自己逃跑不管学生等言论,被网友起名“范跑跑”,并因此丢了工作,背负。五年后的芦山地震,他依旧是震区一员。

  “雅安地震的时候,早上我正在洗脸,我老婆正在洗澡,一地震以后我立马又想跑出去,我也喊她跑,可是我老婆觉得没那么厉害就继续洗澡,我想想也就决定不跑了,不然大家又该说‘范跑跑’这回连老婆都不要了就往外跑。”

  以上这段话,是范美忠在芦山地震后的4月22日接受采访时讲的。相对范美忠这三个字,大家更熟悉的名字是“范跑跑”。他的事迹相信大家早已熟知,简而言之,就是身为教师,地震的时候自己先逃跑了,没有管学生。在地震的惊慌下,这种“先保命再说”的心理其实很正常。相信也没有人会认为,整个地震中只有他一个人弃他人而不顾。然而他之所以引起那么大争议,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形成“一人单挑全国人”的局面,是在于他的言论及态度。

  汶川地震发生不久后,逃过一劫的范美忠写了一篇名为《那一刻地动山摇》的博客。文中的几句话彻底把他推到了风口浪尖:“我是一个追求和的人,却不是先人后己勇于的人!在这种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并且对自己先于学生逃出教室的行为,“我没有丝毫的负疚感”。这与我们印象中舍己为人的老师形象对比太过鲜明,因此他在五年前几乎成了中国的全民公敌。点击查看范美忠《那一刻地动山摇》

  五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范美忠的部分观点。“舍己为人并不”、“教师并不比其他职业更神圣”等当时看起来荒诞不经的说法,也逐渐得到人们的理解。如今回望那段经历,他又有哪些新的看法呢?

  对于他五年前就的观点,如今依然固我:“我觉得‘老师应该救学生’这个观念就是错的,这个观念来自于长久的关于老师神圣化的,这种习以为常的观念里蕴含着陷阱。当有人觉得这个共识有问题的时候就应该重新讨论了。”对于自己的一切作为,他归结于一个“诚”字:“我们直接读《中庸》,我发现它里面的一个核心就是“诚”。这是个关键。没有这个“诚”是不会有“道”或“德”的。没有“诚”和“真”你就会变成“伪”,“伪”就不会有“道”,不会有“德”,不会有“善”。”

  对于当年的“逃跑”,他承认“当时是吓坏了”,也承认“从层面来讲,内心肯定应该是有愧。”但他同时说,那些骂他不的人,本身也是不的:“2008年他们骂我的时候,就根本没有‘道’和‘德’。他们表现出来的是对他人的一种充满着性的投枪匕首。因为‘道’是至善,体现出爱你就会自然向外发出的状态,而不是一种很暴躁的状态。”

  在“”这个问题上,范美忠更进一步阐述“如果按的实际表现,我在中国绝对是最好的之一”,甚至是有洁癖的:“我对的要求是很底线的,在根本的问题上我不撒谎。比如说我不能教历史,为什么?当时我教历史被赶走了。因为我教历史要,但是我没法接受,这就是洁癖。”

  身为北大毕业生,长期从事文科教学工作的范美忠也表达了对当今中国思想界的失望:“2008年之后我瞧不起整个中国思想界。你成为公共知识不光因为你,你的知识也应该比一般人高明。那我问你,你高明在哪里?在这么基本的判断上脑子都这么糊涂,你怎么启蒙社会、怎么、怎么引导?我当时对中国大多数的知识都产生了智力优越感。他们没有问题,但是水平太臭了……2008年以后,我失望不是、不是,而是中国的知识。”

  对于自己为何如此己见,范美忠给出了相对终极的答案:永远需要一个出来挑战,这个挑战的一定会付出很大代价。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挑战,规范才不至于是的、的、压抑的。但是你明知道这个代价依然要出来挑战,就证明你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我就愿意承受这个代价。点击查看《范跑跑专访再谈:我瞧不起全中国的思想界》

  他这五年:从小学生变为初中生,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与姚明一起“率领”中国代表团入场。近年广告、代言不断,微博认证为“影视慈善新星”。

  五年前,当时九岁的林浩是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渔子溪小学的二年级学生,他的班级有31名学生,汶川里氏8.0级地震发生后,只有10名左右的学生逃生,而其中两名学生是林浩救出的。当时,著名评论网站红网专门撰文报道,文章称:“小林浩在倒塌的校舍自救后,马上用弱小的身体将一名昏迷的同学背了出来。随后,他又重返已倒塌的校舍又背出来一名昏迷的同学,并被塌方砸伤了胳膊。”对林浩的这种行为,文章直接以“英雄”相称:“虽然,汶川大地震让当地数县市尽毁,但我们从小英雄林浩,以及那些灾区坚强的孩子身上看到重建家园的希望。我们,汶川灾区也必定同一样有一个美好的明天。”这篇报道在最后评价道:“9岁的林浩勇救两位同学,不仅绽放出人性灿烂,而且,坚强勇敢的行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点击查看红网评论:小英雄林浩是中华民族的代表

  林浩的事迹,五年中不断有人质疑其。关于的鉴别不在本专题的讨论范围内,我们姑且相信他是真的。从事迹的那一刻起,“小英雄”这顶帽子便被戴在他头上。英雄我们都很熟悉,这是一个无比光荣的称号,离我们最近的可能就是杨利伟等登上太空的航天员被授予“航天英雄”、“英雄航天员”等称号。如果前边加上一个“小”字,依然还是光荣称号,但往往会伴随着一段悲惨的故事。

  关于小英雄的故事,新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有这么两个:第一个发生在60年代,两位蒙古族少女龙梅与玉荣,分别只有11岁和9岁,因为羊群而被严重冻伤,龙梅失去了左脚拇趾,玉荣右腿膝关节以下和左腿踝关节以下做了截肢手术。《》报道了她们的事迹,并把她们誉为“草原英雄小姐妹”。第二个故事大家更为熟悉,事发地就在刚刚发生地震的四川雅安。1988年3月,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中学学生赖宁因为进山林救火,被凶猛的火焰,年仅14岁。1988年5月,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做出决定,授予赖宁“英雄少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小”的光荣称号。号召全国各族少年向赖宁学习。

  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很难获知龙梅、玉荣、赖宁的家人是如何看待孩子们的做法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的妈妈会因为儿女的死亡或伤残而悲痛欲绝。与他们相比,林浩这个“小英雄”称号让他付出的轻伤代价,还是不幸中的万幸。然而我们在这讨论的是更根本的问题,即“小英雄”这个称号是否应该存在?

  如果说范美忠在有能力救学生的情况下独自逃命,是一种极端,那么林浩以不到十岁的年龄,在自身还有,完全没受过专业救援训练的情况下去救别人,就是另一种极端。在灾难来临时,人出于自保或利他的,选择逃命或救人,这都是正性的某种反射。范美忠的选择固然可以讨论,但林浩的“舍己救人”则不宜大规模。《中华人民国未成年人保》第一章第明确:“未成年人享有权、发展权、受权、参与权等,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也就是说,未成年人有受的,并没有他人的义务。对一种非义务的行为大加赞赏,并树为学习对象,这种宣传方式值得。

  “小英雄”的为林浩带来的好处还在继续。4月21日,芦山大地震后一天,全国当红影视童星、正能量公益之星林浩正式担任世界地球日公益环保大使[详细]。这之前的2011年,还是小学生的林浩还在四川省第六次少代会上被推荐为开幕大会执行,当选四川省少工委委员。同时,作为“影视慈善新星”,他在4月22日还赶录了一首为雅安抗震救灾加油的歌曲《爱之链》[详细]。林浩的未来会怎样,现在谁都说不好。

  赖宁被树为全国偶像后,他的母亲接到了很多活动的邀约,绝大部分都被她推掉了。“我宁愿要个平凡的儿子,也不要个影响几代人的英雄。”对于赖宁父母而言,只有老家石棉县,是个让他们怀念的地方,他们在那里工作了25年;儿子赖宁,也长眠在那里。点击查看《到哪里安置“少年英雄”赖宁》

  他这五年:离婚、恋爱。赴美国哈佛大学读书。2010年以59岁高龄第二次登顶珠穆朗玛峰。万科公司年销售额从2008年的478亿增长到2012年的1412亿。

  2008年汶川地震时“10元门”,2013年芦山地震时以壹基金执行长的身份参与救援。王石在两次地震间的转身,正如他这五年的生活一样,摇曳生姿。

  2008年汶川地震,当中型企业动辄捐款上千万,明星个人捐资百万也不在少数的大下,身为房地产巨无霸,万科的捐赠额让人觉得“抠门”:200万。这个数字在当时引起了众多非议,然而真正把万科置于公关危机中的,是身为董事长的王石发的一篇博客:

  “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做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的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慈善成为负担。”详细

  在当时那种全民疯狂的大下,这样的自然会引发恶评。网友把王石评为“国内铁公鸡老总排行榜”榜首,并被冠以“王十”、“王10元”等绰号,万科的品牌价值也界品牌实验室的估值中下降很多。为破解这场危机,尽管王石仍自己的理论,却不得不做出让步。在发表上一篇博文20天后,他公开道歉:“很大原因是因为我在博客上不合适地回答了网友们的提问,在这里我向各位股东无条件道歉,不作任何辩解。”为表示道歉的深刻,他甚至表示“要自己提高”。

  五年后,时过境迁。如今人们早已谅解了王石当时的言行。一方面是因为这五年中,大家看到王石在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壹基金等NGO组织中真真切切地在为慈善做着事,另一方面也是对慈善的理解有了更新。五年前,大多数人都在以单纯的捐款数额来衡量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而这次芦山地震,以钱数作为衡量标尺的人已经大为减少。

  王石的“10元论”对的更大影响,在于让大多数人知道了、企业与慈善的关系。从根本上说,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应该由全权负责。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这些工作被分解到财政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做这些事情的钱来自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经营,上缴利税,就是对国家财政的支持,也等于就是对救灾的支持。在的范围内,企业挣钱越多,对救灾的支持也就越大。企业直接捐钱给慈善组织,是做慈善的一种方法;同样,努力经营,多挣钱多缴税,也是一种做慈善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不应有高低之别。

  在灾难来临时,企业大笔捐款,能博得一时的喝彩,但从长远看来,未必是负责任的表现。因为捐款数额过大的话,会使企业的经营。如果导致现金流出问题,企业可能就会亏损或垮掉。到那时,员工失业、股东损失,对社会也是一种损害。企业的第一要务是确保自己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而捐助别人应是有余力后的一种回馈社会行为。此时再回顾王石五年前的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赈灾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可谓一语中的。详细

  韩寒劝明星不要在震后马上赴灾区;范美忠强调自己的重要性;林浩的“小英雄”称号不该过分;王石主张企业做慈善不应过度。5年后回看这四个人,悟出的经验无外乎四个字:量力而行。灾难时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对救灾的帮助。扬州发改委蒋珊照片

  

关键词:新闻当事人画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